清代“知识化”转型现象在民国印坛的承续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高仰之 徐传法 

机构地区:[1]曲阜师范大学美术与书法学院

出  处:《书法》2025年第2期154-157,共4页Calligraphy Magazine

基  金:国家社科课题“民国学者书家群体特征研究”(项目编号:23FYSB020)的系列成果之一。

摘  要:清代以往,文人学者群体追求“非理性”“体悟化”的审美观念。乾嘉以降,从“尊德性”到“道问学”,经学的内在转型推动了书学的“知识化”,乾嘉经学成为清代书学“知识化”的关键。民国印坛承续了这种注重考据、以古为尚的乾嘉经学传统,彼时金石之学勃兴,实证、考据之风盛行,学者型印人群体“以学问为书”,将“博古”作为印人的基本修养,追求“印外求印”之旨趣不断深入对篆隶北碑等书体入印的研究,注重“形而下”的篆法、刀法和章法等技法理论,并投眼于文字学、金石学、经学、史学等相关学科。民国印坛逐步趋向“知识化”“学理化”,在“学术”转型中呈现出诸多新特征,使“知识化”进程成为印学现代化转型的内在推动力。

关 键 词:乾嘉经学 “知识化” 民国印坛 学者型印人 

分 类 号:I20[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