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蔡华杰[1] 赵璐凡 CAI Hua-jie;ZHAO Lu-fan
机构地区:[1]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州350001
出 处:《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25年第2期1-8,共8页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Harbin Committee of CPC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经验研究”(22AZD090);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基础、传承与贡献研究”(2022JZDZ007)。
摘 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内涵丰富,在其元概念下又衍生出许多子概念。在新时代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在“传统”与“现代”中共同塑造中华文明整体。新时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生态文明,从生成逻辑上看,中华民族现代生态文明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化与拓展,它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时也是针对新时代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的积极探索与有效答复。从理论特质上看,中华民族现代生态文明具有和谐性和人民性、传承性和创新性、民族性和世界性。从路径探索上看,一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系统实现生态治理;二是要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三是要大力发扬历史主动精神,避免落入西方陷阱等方式,不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生态文明。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