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俨锐
机构地区:[1]云南艺术学院
出 处:《艺术评鉴》2024年第20期38-44,共7页ART EVALUATION
摘 要:通过对刘天华1921年所著《〈卿云歌〉古琴谱》的深度发掘与阐释,发现1917年至1919年间,师从梅庵派琴师王燕卿的岁月,构成了刘天华学琴的核心经历。在此期间,他在继承梅庵派琴乐诸多思想的同时,还基于自身的知识结构与多元化的音乐实践,对这些思想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一方面,刘天华将王燕卿中西会通的理论扩展到琴乐的各个维度,推动了古琴的现代性转化及与时代的对话;另一方面,他又深化了“意”的美学范畴,提出了“达意”与“感应”说,为他后来的革新与改进扫清了思想上的障碍。对刘天华的音乐实践进行揭示,不仅能进一步澄清其琴学渊源以及他后来提出的“国乐改进”的思想脉络,还能展现出近现代琴乐发展及音乐理论话语建设中所作的多样努力。
关 键 词:刘天华 王燕卿 梅庵派 音乐思想 《〈卿云歌〉古琴谱》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