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笙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艺术叙述探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戴金叶 李银兵 

机构地区:[1]贵州师范大学

出  处:《艺术评鉴》2024年第21期31-36,共6页ART EVALUA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乡村振兴视域下西南多民族村落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2XMZ032。

摘  要:文章聚焦芦笙舞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展开研究。芦笙舞广泛流传于多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它见证了各民族的共融。秦汉、唐宋、明清时期,其促进、加强、稳固了各民族的交流互动,成为各民族共享的文化符号。在文化记忆方面,芦笙舞作为各民族在祭祀、娱乐等活动中的文化符号,承载着共同的文化记忆,推动了其创造性转化与发展。从情感与精神来看,祭祀性、娱乐性、表演性芦笙舞分别蕴藏着多民族共有的家园意识,联结着多种情感,承载着中华文化基因。芦笙舞贯穿家园意识,镌刻民族交往记忆,表征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与共同体意识构建中意义重大。

关 键 词:芦笙舞 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民族共同体 

分 类 号:J705[艺术—舞蹈]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