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银行大同市分行,山西大同市037046 [2]不详
出 处:《华北金融》2025年第2期68-79,共12页Huabei Finance
摘 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数字普惠金融逐渐成为影响国家金融政策导向和金融机构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作为普惠金融发展的主战场,县域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成为统筹城乡发展、支持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研究2016—2022年山西省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演化过程,探讨县域传统金融发展程度的变化,并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使用深度是造成山西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差距的根源,地市间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存在梯度差异,随时间推移呈缩小态势;(2)县域经济越发达,传统金融的规模相对越小,样本期间传统金融发展程度和发展差异性均有所提升;(3)县域间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呈现南强北弱的区域差异,这种差异有“固化”特征;(4)不同区域内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存在异质性,收入水平是影响各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5)传统金融规模对省内不同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有抑制作用,政府干预程度在传统金融规模与数字普惠金融间起负向调节作用,可以缩小传统金融规模差异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力。据此,文章提出推动山西省县域数字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