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褐牛群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阳性率及潜在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尹欣悦 王楠 马忠臣 王永生 努尔赛力克·努素甫 曲立江 王传峰[5] 高亮[5] 陈荣贵 

机构地区:[1]伊犁州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新疆伊犁835000 [2]石河子大学,新疆石河子832003 [3]新源县畜牧兽医发展中心,新疆新源835800 [4]巩留县畜牧兽医发展中心,新疆巩留835400 [5]伊犁职业技术学院,新疆伊犁835000

出  处:《畜牧业环境》2024年第19期50-55,共6页Animal industry and environment

基  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项目[犊牛病毒性腹泻病(BVDV)流行病防控技术应用及推广](2023KY017)。

摘  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新疆褐牛群中牛病毒性腹泻病(BVDV)感染的风险因素,涉及动物健康的多个参数,包括不同区域、养殖规模、管理模式、腹泻发病率以及未接种疫苗的影响。在2023年9月至2024年8月期间,项目组开展了一项横断面调查,随机抽取了72个未接种BVDV疫苗的新疆褐牛群,共采集900份血清样品用于BVDV特异性抗体检测;同时,对54份腹泻犊牛肛拭子样品进行BVDV核酸检测,并持续跟踪腹泻犊牛中BVDV核酸阳性情况。结果显示,受检牛群中有95.83%的牛场检测出BVDV抗体阳性,牛只整体平均阳性率为59.78%。经统计分析发现,不同区域、养殖规模和管理模式下BVDV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且在隔离期连续检测中,腹泻犊牛中BVDV核酸阳性结果反复出现,证实了牛群中存在持续感染现象。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新疆褐牛群中BVDV感染率较高,其感染风险与管理模式密切相关,主要原因是牛群内存在持续感染犊牛(PI牛),以及放牧和新购入动物时引入病毒。因此,建议养殖户在管理过程中应加强防控管理,积极推行群内病毒根除计划,并结合疫苗免疫控制策略,降低牛群中BVDV的传播风险。

关 键 词:新疆褐牛 牛病毒性腹泻 PI牛 根除计划 

分 类 号:S85[农业科学—兽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