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44
出 处:《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5年第3期16-20,共5页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Jiamusi Universit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1世纪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逻辑范式的激进转向及对我国的启示”(18BKS051)。
摘 要:马克思将哲学现实性转向贯穿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批判逻辑,超越了传统思辨哲学的形而上学特性,把哲学的视野聚焦于现实问题。在宗教批判归结于世俗基础即现实社会后,马克思更深一步对现实社会展开了剖析和批判,揭露了德国腐朽落后的政治制度,批判了抽象孤僻的德国哲学。最终,马克思不仅以哲学现实性转向揭示了传统思辨哲学现实缺位的问题所在,而且进一步赋予了哲学为实践服务的使命,将哲学与无产阶级结合,推动实现人的解放这一最高价值目标。
分 类 号:A1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A811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