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梁鸿飞 LIANG Hongfei
出 处:《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5年第1期107-118,共12页Journal of Chinese Youth Social Science
基 金:2024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特色公益诉讼立法重大问题研究”(课题编号:24JZD0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未成年人保护牵扯广泛,涵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之相应,关乎未成年人保护的公共行政涉及多个行政主体和行政事项。未成年人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旨在通过矫正各式行政违法(包括不作为违法)修复客观法秩序,逐渐推求出适宜未成年人成长发展的社会环境。在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困囿于公共利益的具体认定和判断问题,仍旧遵循利益代表制逻辑,对于未成年人保护以权利救济为要旨,从而导致案件范围碎片化拓展、监督属性模糊、法律责任归咎错位、反向侵蚀客观法秩序等系列性问题,影响了未成年人保护行政公益诉讼的实施。对此,应立足于制度规范的视角,一方面根据未成年人保护的实际问题,以填补秩序漏洞为要旨拓展案件范围,另一方面应当准确区分责任类型、定位责任主体,进而制定专门办案规则,规范检察机关“非正式监督方式”的运用,从而恢复诉讼的秩序意义,以期有环境改塑之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