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渊源、价值意蕴和形成路径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支宇鹏 廖芳芳 

机构地区:[1]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广西南宁530021 [2]中共桂林市委党校(桂林市行政学院),广西桂林541000

出  处:《桂海论丛》2024年第5期46-55,共10页Guihai Tribune

基  金: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培育项目“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溢出效应与效率提升研究”(2023PY03)。

摘  要:新质生产力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新质生产力的提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传承了中国共产党对发展生产力的不懈追求,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有利于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和赢得战略发展主动权,有助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现代产业发展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当前,新的生产要素优势正在重塑,要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新质生产力发展合力;要坚持因地制宜发展,增强新质生产力发展活力;要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提升新质生产力发展动力;要完善全国统一大市场,激发新质生产力发展潜力。

关 键 词: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分 类 号:D61[政治法律—政治学] F12[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