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粟茜榕
机构地区:[1]河南大学音乐学院
出 处:《艺术学界》2024年第1期228-244,共17页Arts Study
基 金: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项目“二十世纪中国音乐民族化思潮”(2024-CXTD-0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叶甫盖尼·奥涅金》由俄国诗人普希金耗时八年之久于1831年创作完成,被誉为“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这部作品跨越了文学语词之本位,追求并达到了一种音乐、绘画式的艺术效果。从音乐的视角来看,这一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矛盾冲突感与音乐中体现对立、发展、统一辩证思维的奏鸣曲式有隐秘的联结,普希金以一种奏鸣曲式结构的整体构思和特有的“奥涅金诗行”构建了一幅优美的音乐图画。普希金对奥涅金与达吉亚娜所处空间进行细致描写,从而揭示了奥涅金性格中的矛盾冲突特征,达吉亚娜沉默、忧郁、不驯的多维性格特质,又通过对俄国景色的描绘刻画了一幅幅语词连环画,用语词创造了如电影一般灵活生动的特写镜头。因此说普希金跨越了语言媒介的本位,以一种“出位之思”的写作思路,创造出了本非语言所长而具有音乐、绘画特质的叙事小说形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18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