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祭祀礼俗文化探析——以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廿四节气文物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褚聪 

机构地区:[1]北京民俗博物馆

出  处:《北京民俗论丛》2024年第1期227-244,共18页

摘  要: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在悠久的农耕历史、发达的农学思想、细致的生活观察、丰富的人文关怀等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古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文化和社会实践体系——古人依循节气,将一年定格到农作物生长、收藏的循环体系内,将时间、生产、生活定格到顺天时、知天时的状态中。物候的变化、星象的更替、自然的节律,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古人社会活动时宜的节奏,在岁月的积淀中形成了许许多多的民俗、礼俗活动,有的甚至经久不衰,一直延续至今,共同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本文以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廿四节气文物为例,通过实物去探究古人的礼俗、民俗生活,集中诠释中国人探寻宇宙、尊重科学、敬畏自然、崇孝至善、珍视生命的精神内涵。

关 键 词:二十四节气 礼俗 祭祀 孝文化 

分 类 号:K892.18[历史地理—民俗学] K892.9[历史地理—历史学] K87[文化科学] G1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