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颜子楠[1]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
出 处:《明清文学与文献》2023年第1期3-35,共33页
摘 要:明代初期,评价高启诗歌的几个基本角度就已经确立,且相互之间产生了逻辑关联。到了中期,王世贞、胡应麟基于不同的目的为高启在明诗史中定位,并大致划定了后世对高启特定诗篇的接受范围。明末清初,高启《梅花》组诗成为了诗评家关注的重点,但由于接受程度过高,这组诗反而在清人编选的明诗总集中受到了排斥。雍乾时期,王士禛的影响力与皇权的介入都左右了四库馆臣针对高启诗歌的定论。总体看来,高启诗歌在明清两代的接受史揭示出了明清读者对“近代”诗人的忽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