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的栗子与钢针——《新解读:重思1942—1965年的文学、思想、历史》读后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逸凡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中文系

出  处:《文化与诗学》2024年第1期343-361,共19页Culture and Poetics

摘  要:作为北京·当代中国史读书会近十年来的重要学术成果,《新解读》鲜明标识了“社会史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路径与方法。读书会聚焦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中国历史,缘由在于其中蕴含着把握20世纪中国革命和理解当下中国的思想资源。既不视政治为天然正义,也不无条件站在文学一端,《新解读》对“社会”的强调,意在突破文学与政治的二元对立,使两者重新焕发生机。《新解读》之所以看重革命现实主义文学,背后是对文学的主权、尊严与光荣的追寻,是对人的生命活力的召唤。

关 键 词:当代文学 共和国史 社会史视野 革命现实主义 李凖 

分 类 号:I206[文学—中国文学] K26[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