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中医体系下六经辨治模型对针灸临床的影响探析  

Analysis on Influence of Six-meridian Models of Differen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on Clinical Practice of Acupunctur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天实 徐展琼[1] 胡琼芳 杨子宇 翟惠奇 庄礼兴[1] LI Tianshi;XU Zhanqiong;HU Qiongfang;YANG Ziyu;ZHAI Huiqi;ZHUANG Lixing

机构地区:[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510405

出  处:《中医文献杂志》2024年第6期60-62,80,共4页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Literature

基  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GZY-KJS-2020-072);庄礼兴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粤中医办函(2018)5号]。

摘  要:中医体系主要有医经和经方两大体系,两家体系中均有六经辨治模型。医经体系的六经辨治模型包含脏腑经络与运气学说,但以脏腑经络为主导,是指导针灸临床的理论根本。经方体系的六经辨治模型包含以经络脏腑理论主导的六经辨治模型和症候群主导的六经辨治模型,其中经络脏腑主导的六经辨治模型与医经体系关系密切,对针灸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和启发价值。经方体系下之六经辨治模型分三阳三阴,其病取穴以足经诸穴为首选;三阳经病症正气多充实,可针刺治疗;三阴病正气虚损,多为阳虚,灸法更为合适;经方体系多针药并用,以促其效,火针、灸法则多用之谨慎。

关 键 词:医经 经方 六经 针灸 临床应用 

分 类 号:R245-0[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