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莹欣 郭玉峰[1] 储心乔 高宁 张培初 张明[1]
出 处:《河北中医药学报》2025年第1期48-50,67,共4页Journal of Hebe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
基 金:北京市中医药科技发展资金项目(JJ-2020-71);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课题项目(CI2021A02306)。
摘 要:临床实践及现代研究均发现,痤疮多因炎症而产生色红的表现,中医学早在《素问·刺热论》揭示了基于五脏热的病理变化,可在面部的不同区域“先”呈现出“赤”的色泽变化,并提出了“热病气穴”针刺放血的治法。本文基于“五脏热病面部先赤”理论的指导并加以创新拓展,试就面部不同部位痤疮针灸治疗的定脏、选穴、治法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关 键 词:面部痤疮 《素问·刺热论》 五脏热病 热病气穴 针灸
分 类 号:R246[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2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