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南昌330006
出 处:《江西医药》2024年第12期1108-1113,共6页Jiangxi Medical Journal
基 金:江西省卫生健康委科技计划,编号202130096。
摘 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患者大关节置换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静脉血栓栓塞时,抗Xa因子活性水平的分布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为术后预防血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收集了2022年10月至2023年5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骨科接受大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数据。纳入标准为术后至少连续使用低分子肝素3 d,并在第3 d采集血样测定抗Xa活性。排除存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或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分析患者的基础疾病、凝血指标、低分子肝素类型等临床特征。根据抗Xa活性水平将患者分组,比较不同组间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相关危险因素,通过ROC曲线对比不同指标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情况。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50例患者,其中抗Xa活性≤0.2 IU/mL组有28例,抗Xa活性>0.2 IU/mL组有14例。两者基线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Xa活性较高组的患者使用依诺肝素钠的比例显著增加(81.8%vs. 46.4%,P=0.016)。此外,较高抗Xa活性组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抗凝血酶Ⅲ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使用克赛型低分子肝素、较高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高血压和抗凝血酶Ⅲ水平与抗Xa活性>0.2 IU/m L显著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证实,使用克赛型低分子肝素是抗Xa活性>0.2 IU/mL的独立影响因素(OR=24.64,P=0.026),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OR=1.15,P=0.059)和抗凝血酶Ⅲ(OR=1.06,P=0.080)接近显著性水平。基于这些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9,提示该模型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结论 低分子肝素和多项凝血指标与抗Xa活性水平密切相关,结合这些因素可有效预测术后抗凝效果,为临床抗凝治疗的优化提供参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