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立香[1,2] 刘玲 周鹏翔[3,4] 刘文燕[3,5] 周薇
机构地区:[1]青岛市黄岛区人民医院儿科,青岛266400 [2]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北京100191 [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学部,北京100191 [4]北京大学医学部药物评价中心,北京100191 [5]曲靖市妇幼保健院药学管理部,曲靖655000
出 处:《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25年第2期139-141,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Rational Drug Use
基 金: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药学高质量发展研究项目(NIHAYS2412)。
摘 要:缺铁性贫血是我国儿童最常见的营养性疾病之一。2024年《中国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学龄前儿童铁缺乏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1]显示,我国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0.5~6岁儿童贫血率、铁缺乏率和缺铁性贫血率分别是10.4%、28.3%和3.9%。与2004年文献数据(儿童铁缺乏及缺铁性贫血率分别高达40.3%和7.8%[2])相比,儿童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情况已明显改善,已逐步接近2017年国务院发布的《国民营养计划》,到2030年5岁以下儿童贫血率控制在10%以下[3]。然而,贫血率、铁缺乏率和缺铁性贫血率的年龄和地区差异明显,婴幼儿和中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的儿童发病率仍较高,现状不容乐观[1]。有文献报道[4-5],早期的铁缺乏和发展成缺铁性贫血阶段都对儿童的认知功能、运动发育有显著影响,还会影响儿童的免疫功能、语言发育、体格发育及学龄期的学习表现等。鉴于此,本文系统总结了儿童缺铁性贫血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与铁剂补充的注意事项,以期为儿童合理补铁提供参考。
关 键 词:儿童缺铁性贫血 儿童发病率 贫血率 语言发育 营养性疾病 铁缺乏 体格发育 国民营养
分 类 号:R556.3[医药卫生—血液循环系统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0.19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