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蒙晓阳 杜超凡 Meng Xiaoyang;Du Chaofan
机构地区:[1]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2]西南政法大学法治新闻研究中心
出 处:《出版发行研究》2025年第3期21-28,20,共9页Publishing Research
基 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大数据疫情防控背景下个人信息报道边界研究”(项目编号:2022NDYB112);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人工智能生成新闻著作权研究”(项目编号:22SKGH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民法典》的正式生效,开启了声音权益保护的时代。然而,“声音”既是人格权益之客体,又是声音产业的核心资源,其间授权不完备、平台失责常为侵权风险之源,造成声音权益保护和产业发展的抵牾。因此,文章从主客观集合体、人格权益客体、产业资源三重维度出发解构“声音”,充分诠释《民法典》在智媒时代对声音权益的制度保护。并据此划定受保护“声音”的范围,明晰智媒时代的声音侵权情形,认为应厘清侵权行为中人格权与著作权的权利竞合,以此明确侵权认定,进而通过完善授权体系、设置数字水印、强化平台责任实现声音权益保护与产业发展协同共进,以推进人格权保护、引导技术向善、涤荡产业阻碍、带动高质量发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194.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