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易霞 Yi Xia
机构地区:[1]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美术学报》2024年第6期100-106,共7页Art Journal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英国前拉斐尔派诗画创作的审美思想研究”(编号:24YJC752021);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跨媒介视域下英国前拉斐尔派诗学研究”(立项批准号:GD24CWW07)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音乐意象是19世纪英国前拉斐尔派作品中出现得最为频繁的意象之一。前拉斐尔派在诗画中如此频繁地使用音乐意象究竟意欲何在?笔者认为这一方面体现了他们对自由美的追求,另一方面也是他们参与实践的方式。前拉斐尔派视音乐为超越概念的手段,创造出纯粹美的作品。这首先体现在前拉斐尔派画作中的颜色、线条、阴影是对音乐和谐感与流动性的模仿,而无关其它——既非道德的训导也非对认知的热望。其次,前拉斐尔派正是在对风琴等音乐意象的使用中引领观者抵达物质与精神、感官与神圣、自然与超自然边界消失的地方,从而让观者领略到自由的美感。然而,前拉斐尔派没有止步于对纯粹美的追求,还将音乐意象建构为威胁男性气概的武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