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秦腔自乐班表演中的互动行为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邓洋 

机构地区:[1]西安音乐学

出  处:《音乐天地》2024年第11期12-19,共8页The World of Music

摘  要:秦腔是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代表性戏曲剧种。长期以来,除了专业的戏曲班社外,在西北的各省市地区,普遍存在着由群众自发组织的、以表演秦腔为主的民间业余团体,局内人将其音乐活动称为“耍”秦腔,将其组织自诩为“自乐班”。他们广泛活跃于街头、公园等地,表演时不理会路人的审视,打板唱戏、自娱自乐。经了解,各自乐班每次活动时,参与者的数量、唱段选择,乐手的技巧、性情并非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他们必须在“耍”的过程中不断地交流、互动,获取对方的信息。那么,他们为什么要“耍”?其背后的生成逻辑又是什么?笔者认为若是想对他们的音乐行为有更深层的了解,或许从其行为本身出发,才能寻找到答案。

关 键 词:戏曲班社 戏曲剧种 音乐行为 乐班 秦腔 局内人 我国西北地区 生成逻辑 

分 类 号:J82[艺术—戏剧戏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