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涛 ZHANG Tao
机构地区:[1]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北京100089
出 处:《甘肃社会科学》2025年第1期72-80,共9页Gans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区域地理社群文献整理与明末清初文学派别思潮图谱构建研究”(21BZW116)。
摘 要:以顾宪成、高攀龙、赵南星为首的吏部文人频遭“构党”陷害,复社名士吴应箕便以《东林本末》还原东林文人群体“非党”历史真相。东林“是党”“非党”成为学术焦点和问题,其中的瓶颈在于,学界多囿于学科的“自闭性”而忽略了事物的普遍联系性。东林文人的官宦身份,自然在朝难脱朋党之嫌。这也是事实。但以“东林党”作为研究线路,显然未能全面认知当时社会语境。明万历以后,科举文社成为文坛常态。东林书院成立后,这些削职回家的文人以结社为学问之地,符合当时的文坛潮流。《顾端文公年谱》和《东林书院志》皆载顾宪成、高攀龙等修复东林书院后把科举家社移至东林书院,成立“东林社”,制定《东林会约》。“东林”乃一兼具政治性、文学性、学术性的民间“会社”组织。因该社制定“性理”文学宗旨,从事科举文学活动,诗文创作制度化、集体化而形成一个具有较为一致文学风格的区域地理性文学派别,据此为东林群体正名和定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