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经皮耳穴迷走神经刺激装置的改良设计  

作  者:赵春晓 张颖[1] 辛娟娟[1] 江天云 刘群 张雯晰 喻晓春[1] 高俊虹[1] 

机构地区:[1]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100700

出  处:《上海针灸杂志》2025年第3期366-368,共3页Shanghai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174520)。

摘  要:“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体表-内脏之间存在有机的联系。而“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穴与脏腑经络关系密切,其不但具有治疗作用,也有诊断意义。人体耳部有迷走神经分布,并以耳甲区为主,而标准化的耳穴定位图中,内脏穴位亦位于耳甲,因此从形态和生理功能可以推测耳甲区迷走神经与内脏功能关系重大。神经科学研究发现,迷走神经耳支是迷走神经分布于周围皮肤的分支,含有一般躯体感觉纤维,中枢突位于三叉神经脊束核,与孤束核有纤维联系[1],并与内脏传入纤维会聚于迷走神经中枢,具有躯体-内脏反射性质[2]。

关 键 词:穴位疗法 电刺激疗法 经皮电刺激 针灸器械 耳穴 大鼠 

分 类 号:R245.81[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