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升亿 Li Shengyi
出 处:《中国京剧》2025年第1期20-30,共11页
摘 要:民国成立后,在新型国家和政治观念下,社会性质逐步演变,社会风气移风易俗,作为传统社会的特殊社群,伶人、艺人群体的身份特征也随之变化,更为积极、主动的伶人赈灾义演现象即是这一变化的表现。从性质上看,这一现象的出现既是伶人群体迫于时代激变被迫作出的回应,又是把握主动性、积极探索以建构新身份认同的举措。从赈灾的主体范围来看,伶人赈灾义演属于民间赈灾的一部分,而民间赈灾是相对于传统官赈而言的概念。近年来,学界关于灾害史的研究视角已经“目光向下”,多有注意到社会化层面的民间赈灾的历史意义。因此,对民国时期伶人赈灾义演的研究有助于从多维度深化近代的灾害史、社会史和艺术史研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7.1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