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中部短时强降水物理量特征初探  

作  者:张晓涵 

机构地区:[1]广元市气象局,四川广元628017

出  处:《农业灾害研究》2025年第1期107-109,共3页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ology

摘  要:研究2019—2023年广元市中部短时强降水的分布特征,对发生短时强降水时的物理量特征进行初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大部分站点平均每年出现2~6次短时强降水。短时强降水发生在3—10月,小时雨量40 mm以上短时强降水基本只出现在春末夏初和盛夏,一天之内凌晨至上午出现短时强降水的次数最多。强度越高的短时强降水所需的对流有效位能越高。75%的短时强降水发生在850 hPa假相当位温>77℃的条件下。不稳定层结和低层高水汽能量条件有利于短时强降水的发生,强度越高的短时强降水需要越高的层结不稳定条件和低层水汽能量条件。盛夏季节更容易达到不稳定条件,有利于发生短时强降水。K指数对区分短时强降水强度的参考意义不大。

关 键 词:短时强降水 物理量 假相当位温 

分 类 号:P426.6[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