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姚俊奇
出 处:《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5年第3期101-103,共3页Masterpieces Review
摘 要:“渔父”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典型意象,最早出现于《诗经》,指的是单纯的劳动者,但在后世文学作品中被赋予多重意蕴。先秦到唐,“渔父”主要有《诗经》《楚辞》中的隐逸和《吕氏春秋》中的事功两种意蕴。先秦的“渔父”意象经过唐代诗人的吸纳和改造之后,主要围绕隐逸意蕴进行意象叠加,又融合时代特征,使主要作为“隐者”的渔父成为智慧和逍遥的代言人,同时也是文人仕宦失意时的心灵解脱对象。此后历代诗人对于“渔父”意象及其意蕴的运用,大多未超越唐人所定格的“渔父”意象审美范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9.12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