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日扎诺夫斯基作品中的果戈理传统——以短篇小说《蓬特同志》与《鼻子》为例  

作  者:吝肖莹 赵建常[1] 

机构地区:[1]山西大学,太原030006

出  处:《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5年第3期59-62,共4页Masterpieces Review

基  金:2024年度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31001282240338);2024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J2024019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科尔日扎诺夫斯基(С.Д.Кржижановский)是20世纪最具创造力的俄罗斯作家之一,堪称“被划掉的大师”。他以极其讽刺的目光审视了历史、国家和作家的命运。果戈理(Н.В.Гоголь)是俄罗斯文学史上杰出的幽默讽刺大师,他在作品中犀利地揭露了俄国的社会问题。二人同根同源,虽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却不约而同地以讽刺和怪诞的手法揭示了社会现象及社会的本质,显然,科尔日扎诺夫斯基的创作深受果戈理的影响。因此,本文将以科尔日扎诺夫斯基的《蓬特同志》和果戈理的《鼻子》为研究对象,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现实思考三个方面切入,探讨科尔日扎诺夫斯基作品中对果戈理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关 键 词:科尔日扎诺夫斯基 果戈理传统 《鼻子》 《蓬特同志》 

分 类 号:I20[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