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金新 李茜[2] LIU Jinxin;LI Xi
机构地区:[1]河南工业大学,河南郑州450001 [2]中共南昌市委党校,江西南昌330038
出 处:《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25年第1期59-67,共9页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Nanchang Municipal Committee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及其践行方略研究”(编号:22YJC710038);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国共产党传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百年历程与基本经验研究”(编号:2022-ZZJH-55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系统分析国情、党情、青情的基础上,本着“唤起”青年“、争取”青年、“塑造”青年的目的,在一切为着抗战的原则下,对青年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阵地和载体、方式和方法等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摸索出了一套党的领导和各方力量相配合、顶层设计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体制机制,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其相关探索为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和推进青年教育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坚持以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为核心,强化青年教育的政治保证;坚持以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为主题,确定青年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坚持以统筹利用各种资源为抓手,构建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坚持以尊重青年的主体地位为关键,优化青年教育的方式方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