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共建式慈善”路径,打造“家门口”社区慈善品牌——以人民街太平通津社区慈善基金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金祺 廖玉莲 

机构地区:[1]广州阳光社会工作事务中心

出  处:《社会与公益》2025年第1期32-35,共4页Society and Public Welfare

摘  要:一、背景概述太平通津社区地处越秀区人民街道,总面积0.25平方公里,东起北京路,西到海珠广场,南起沿江中路,北至泰康路。社区商贸集中,交通便利,楼宇经济发达,有天字码头、中央银行旧址等文物保护单位,也有海珠桥、海珠广场、太平沙牌坊等地标性建筑,历史底蕴深厚。社区内户籍人口约6900人,常住人口约3500人,困难群众约170人,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为全面掌握太平通津社区在民生保障、社区治理等方面的需求,人民街社工服务站(简称“社工站”)综合运用问卷、访谈、观察等方法开展社区调研,并结合在地服务经验,总结出社区的四大需求:第一,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数量大,存在多元服务需求,需要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第二,社区公益慈善资源比较丰富,需要进一步整合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三,社区居民和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需求不断增加;第四,社区居民对于人居环境质量提升有较明显的需求。

关 键 词:公益慈善 困难群众 海珠广场 地标性建筑 慈善基金 楼宇经济 志愿服务 中央银行 

分 类 号:D63[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