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 窦宇鹏(译) Fabian Freyenhagen
机构地区:[1]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哲学、历史学和交叉研究学院 [2]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出 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2024年第4期135-150,共16页Studies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Marxism
摘 要:在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之前,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是否存在语言学转向?后期的维特根斯坦和早期法兰克福学派是否采取了类似的语言之图画?这两个问题都应该得到肯定的回答,特别是关注到霍克海默的《理性之蚀》。得益于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与后期维特根斯坦共有的语言之图画,我们可以重构他们的理论,使其更具正当性。只要人类的生命形式与语言不可分割,语言就可以成为霍克海默所说的“客观理性”的一个永不枯竭的宝库。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回答哈贝马斯对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批判。此外,关注这种不可分割性可以使我们进一步介入对社会批判的揭示,例如涉及当前关于可持续性的辩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