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魏泳安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2024年第2期27-37,共11页Studies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Marxism
摘 要:对唯物主义在何种意义上体现着“物”的根源性这一问题,在第二国际阵营中主要存在着“因素论”和“唯经济论”两种歪曲理解。一种观点将错综复杂的社会结构加以肢解,抛开了各种先例和前提,打造出形形色色的“独立范畴”;另一种观点则粗浅和直线式地将“经济”视为首要因素,而将其他“因素”作为附属品甚至随意摒弃。对此,拉布里奥拉和普列汉诺夫立足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对这两种观点进行了深刻分析和批驳,主张采用“综合”的分析方法,阐明生产力的“归根到底”性质,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中间环节和整体关联,使唯物主义“经济决定”的逻辑理路得以清晰展现。
分 类 号:B03[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F091.3[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