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 刘涵(译)
机构地区:[1]普林斯顿大学历史与人类价值观研究中心 [2]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2024年第1期151-162,共12页Studies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Marxism
基 金:2021年度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重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论述研究”(21LLMLB076)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本文从卢卡奇与社会民主理论家考茨基的矛盾关系入手,解读卢卡奇的早期思想。尽管卢卡奇对第二国际展开猛烈批判,但他推进“阶级意识”的更大计划源于考茨基的政治和教育工作。对考茨基来说,社会民主知识分子必须通过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的简化版本,将无产阶级的“阶级本能”转化为阶级意识,传递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结论,而不是方法。但是,由于卢卡奇把第二国际“正统马克思主义”定义为对马克思方法的遗忘以支持自己的结论,认为其成为无产阶级阶级意识进而是革命行动的前提和障碍。文章随后解读卢卡奇对党的角色不断变化的理解,以此作为对这一僵局的回应:这种回应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异质传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