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全球化”进程中的地方性/去地方性——以莫里斯·班德曼喜剧团1910年初的上海演出季为案例  

The Paradox of De/localizaton in the Globalization of Theatre:A Case Study on Maurice Bandmann Comedy Company's Shanghai Season 1910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柏[1] Sun Ba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出  处:《外国文学评论》2025年第1期5-23,共19页Foreign Literature Review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欧美戏剧剧场资料翻译与研究”(21&ZD26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现代戏剧全球传播的过程不仅带有文化帝国主义的面相,而且提示了新老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文化霸权争夺,其中的民族-国家与族裔认同纠葛呈现出醒目的“地方性”色彩。班德曼喜剧团1910年初的上海演出季为探究这种“地方性/去地方性”的悖论提供了绝佳案例,其演出剧目《一个英国人的家》和《威尼斯商人》引发的舆论风波显影了发生在上海公共租界“混合的观众”中的文化争端与协商,英国与德国的沙文主义竞争、大都市社群中的犹太人的族裔敏感以及不列颠帝国事业和“小英格兰主义”之间的龃龉,都在其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表现。

关 键 词:班德曼喜剧团 戏剧全球化 地方性/去地方性 帝国主义民族国家 

分 类 号:J805[艺术—戏剧戏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