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学专业“树木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明[1] 马祥庆[1] 江汉森 李树斌[1] 

机构地区:[1]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州350002 [2]福建农林大学教务处,福州350002

出  处:《中国林业教育》2025年第2期54-58,共5页Forestry Education in China

基  金: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产学协同育人的“树木营养学”线下一流课程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202002007008;福建省教育厅2020年度省级线下一流课程建设项目“树木营养学”,项目编号111ZJ21004;福建农林大学2021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林木营养与养分管理教学案例”,项目编号712018270411。

摘  要:一流课程是支撑高水平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背景下,提高线下课程建设的系统性和规划性,提升专业课程教学体系设计的整体性,是线下一流课程建设的主要方向。福建农林大学林学专业“树木营养学”课程作为面向本科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在课程建设和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其构建的理论知识体系的创新性和高阶性不足,与相关学科专业知识的交叉融合不够,缺少学科的前沿性内容和紧密联系林业生产实践的实用性内容;课程实验和实践教学的高阶性和挑战度不足,实验的内容单一、仪器设备老旧,实践教学理念和教学条件与林木生产实际脱节;课程的知识体系主要以农作植物营养理论为基础,而且涉及生理学、土壤学、生物化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学习难度较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针对上述问题,“树木营养学”课程教学团队在以下方面进行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一是修订课程教学目标,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行业发展需求,结合教学对象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培养“服务产业型区域特色林学人才”为目标,强调树木和林地营养学知识教学和相关能力培养。二是通过优化整合将课程核心内容凝练为“林木营养理论”和“养分管理实践”两部分,通过设计融合多学科知识的、具有产业特色的、吸纳相关科研成果的教学案例和教学专题等提升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围绕促进上下游课程链衔接以及与区域生态林业发展实际需求和新技术新成果对接等重构课程的知识体系。三是加强教学课件、分析案例、经典文献、课后习题等网络学习资源的建设,并采用“三段式+”教学方法科学组织课前、课中、课后教学,通过开展课前预习、引导性教学和延展性学习以及设置课程知识竞赛环节等强化学生在�

关 键 词:本科教育 课程教学 树木营养学 一流课程建设 教学内容 “三段式+”教学方法 课外延伸教学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