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子宫全切术中体位保护对患者术后麻醉复苏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晓宇 于学来 孙忠伟 

机构地区:[1]杭州市中医院(丁桥院区)手术麻醉中心,浙江杭州310000

出  处:《中国妇幼保健》2025年第5期959-962,共4页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of China

摘  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全切术中体位保护对患者术后麻醉复苏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术中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体位保护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麻醉复苏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及术后24 h时凝血功能变化。结果 干预组患者Steward苏醒评分(5.92±0.54)分高于对照组的(4.87±0.65)分,术后苏醒时间(10.11±2.23)min、拔管时间(11.65±2.94)min、出恢复室时间(16.26±4.99)min短于对照组的(12.42±2.43)min、(14.15±2.88)min、(20.63±5.15)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恶心、呕吐、头痛、躁动等麻醉复苏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88%、0.00%、4.88%、7.32%,对照组为21.95%、9.76%、19.51%、9.76%,恶心、呕吐、头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血小板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时APTT、PT、FBG、D-D、血小板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且干预组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肢体受压部位疼痛、肢体受压部位受损、眼睑水肿发生率为9.76%、0.00%、4.88%,对照组为26.83%、9.76%、24.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全切术中进行体位保护有助于提高麻醉复苏质量,维持凝血功能稳定,降低麻醉复苏及体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关 键 词:腹腔镜 子宫全切术 体位保护 麻醉复苏 凝血功能 

分 类 号:R713[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