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涛(文/图)
机构地区:[1]中国文字博物馆
出 处:《大众考古》2025年第1期28-30,共3页Popular Archaeology
基 金:教育部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资助项目“汉字文化传播(陈展)”(项目编号:G19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甲骨文中,“蛇”字呈现为“■”(《甲骨文合集》672正),其字形“像蛇盘屈垂尾之形”;金文为“■”(《殷周金文集成》10159)、“■”(郑伯匜),承继甲骨文,但更为抽象和规范化。中国古代文献关于蛇的记载颇多,《史记•三皇本纪》中提到伏羲氏与女娲氏都是人首蛇身,蛇与人类始祖紧密相关,反映出古人对蛇的崇拜和敬畏;《山海经》中的“巴蛇食象”展现了蛇的巨大和神秘;《诗经•小雅•斯干》中“维虺维蛇,女子之祥”代表了对女子的美好祝愿。
关 键 词:商周青铜器 巴蛇食象 中国古代文献 甲骨文 人类始祖 《山海经》 伏羲氏 人首蛇身
分 类 号:K87[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52.15.15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