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共青团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为、难为与可为  

Fostering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Orientations,Challenges and Approaches

作  者:周珂[1] 杨继良[2] 王仁伟[3] Zhou Ke;Yang Jiliang;Wang Renwei

机构地区:[1]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南阳473000 [2]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南阳473000 [3]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河南南阳473000

出  处:《青少年学刊》2025年第1期29-34,48,共7页Youth and Adolescent Studies

基  金:2025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强省研究项目“高校共青团在校园安全管理中的角色定位、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径”(项目批准号:2025JYQS1157)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高校共青团作为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在开展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过程中,承担着价值引领、情感塑造、理论武装、实践锤炼等职能。而主体意识不强、服务宽度不够、组织活力不足、行为影响有限等现实困境,限制了高校共青团在开展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的作用发挥,应不断发挥其政治功能、服务功能、组织优势、激励功效,深化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意识、情感认同、践行能力和行为养成,融入校园政治安全总体格局。

关 键 词:高校共青团 中华民族共同体 角色定位 现实困境 实践路径 

分 类 号:G64[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