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理论基础、作用机理与实践理路  

Empowermen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by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Mechanisms of Action, and Practical Approache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余慧 刘纯明[1] YU Hui;LIU Chun-ming

机构地区:[1]重庆理工大学,重庆400054

出  处:《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13-19,共7页Journal of Guangxi Institute of Socialism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BDJ026)。

摘  要:新质生产力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赋能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为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理论基础。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能够在政治层面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在经济层面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在文化层面推进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在生态层面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新时代新征程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要从科技赋能、信息共享、生态引领和人才保障等四个方面着力,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打破地域隔阂与资源限制,推进乡村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关 键 词:新质生产力 乡村振兴 理论基础 作用机理 实践理路 

分 类 号:F323[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D422.6[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