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文鹏飞[1] 杨振[1] 刘斌[1] 孟大江 薛花[1] 梁金强[1] 张宝金[1] 郝小柱[1] 杨力
出 处:《中国科技成果》2025年第3期26-29,共4页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摘 要:面向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需求,提出具有自主创新性的海洋新型勘探技术——"耙缆"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较常规勘探技术,面元缩小至6.125,m×1.562,5,m,主频提升至120,Hz,成像反演效果大幅提升,有效解决了水合物矿体垂向(薄层刻画、过渡带三相转化等)和横向(断裂控制、边界消亡等)精细刻画问题,已成为支撑水合物矿体评价、试采准备和深化水合物成藏理论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之一.该技术采用多震源交替放炮、连续采集、长短电缆结合等方式,实现了小炮距、小源距、小缆距、小道距、高分辨率、高效率的采集,且成本低廉,采集面元缩小8~16倍,主频提高近1倍,大幅突破了常规三维技术指标;加强自研技术攻关,探索研发了一套"耙缆"地震数据处理技术体系,构建了多类型地震(弹性)属性融合的高精度识别和储层刻画技术,精准雕刻矿体空间分布特征,高精度预测矿体饱和度,实现水合物矿体精准评价,深化了砂岩型水合物形成机理,丰富了渗漏型水合物成藏系统的特征与控藏机制.该技术同时实现小面元、高主频采集、高精度成像,获得了发明专利.
关 键 词:"耙缆" 海洋地震勘探 高分辨率 资料处理预测技术体系 勘探精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