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会会 李慕白 ZhuHuihui;Li Mubai
机构地区:[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一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06
出 处:《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25年第2期70-72,81,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Family Planning & Gynecotokology
摘 要:薄型子宫内膜(thin endometrium,TE)是指子宫内膜厚度不足,月经周期正常但月经量过少,妊娠率及活胎率下降。通常认为取卵日、新鲜体外受精周期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日或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周期启动黄体酮日子宫内膜厚度<7 mm为TE[1]。TE与妊娠结局存在相关性,研究表明子宫内膜≤6 mm的妇女妊娠率仅为29.43%[2]。TE是生殖医学领域的一大棘手问题,治“薄”是第一要务。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可促进细胞增殖和新生血管形成,降低子宫内膜中促炎因子的释放,进而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endometrial receptivity,ER)及生殖结果,是修复子宫内膜和改善ER的一种新的替代方法,为顽固性TE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经济、损伤小的治疗选择。本文旨在针对PRP治疗TE不孕症的临床研究进展及可能作用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治疗TE不孕症带来更多思路和方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0.21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