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芒果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及酶活性的影响  

Effects of fertilizer reduction combined with organic fertilizer on rhizosphere microbial diversity and enzyme activity of Mangifera indica L.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汪自松 杨正丽 曾梓芸 沈伟[1,2] 方利娟 刘正鲁[1,2] 赵志常 Wang Zisong

机构地区:[1]百色学院广西芒果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广西百色533000 [2]百色学院农业与食品工程学院,广西百色533000 [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海南海口571101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25年第2期240-247,共8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编号:桂科AA22068098);百色市科技局项目(编号:20211825-2);百色学院科研项目(编号:2019KN);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编号:S202210609182)。

摘  要:为探究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芒果根际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影响,开展田间定位试验,设CK(仅施用化肥)和T1(化肥减量10%+有机肥6.0 t/hm^(2))、T2(化肥减量20%+有机肥9.0 t/hm^(2))、T3(有机肥、无机肥等量复混)、T4(有机肥、无机肥减量10%复混)、T5(有机肥、无机肥减量20%复混)5个处理。利用NovaSeq测序平台,分析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和组成的变化特征,结合土壤酶活性,探究不同施肥处理下驱动细菌、真菌群落变化的关键土壤环境因子。结果表明,T1、T2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纤维素酶、蔗糖酶的活性,T3、T4、T5处理显著提高了脲酶、酸性磷酸酶的活性,T2处理显著提高了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各处理的细菌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均显著高于CK,T1、T3处理的Chao1指数、ACE指数显著高于CK;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在处理间达到显著性差异,CK与T1及T3处理、CK与T2及T4处理分别在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上差异最大;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绿湾菌门均为土壤的优势细菌门,子囊菌门、担子菌门、未确定分类真菌门、壶菌门为优势真菌门;Spearman相关热图显示,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更易影响根际土壤真菌的相对丰度及多样性。综合而言,T2、T4处理更有利于提高土壤酶的活性,丰富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并可改变微生物群落的结构,为本研究中芒果的最佳施肥方式。

关 键 词:芒果 化肥减施 土壤酶活性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NovaSeq测序 

分 类 号:S667.706[农业科学—果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