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参五”观--从清华简所见谈起  

The Pre-Qin Concept of‘Three and Five”——Insights from the Tsinghua Bamboo Slips

作  者:李均明[1,2] LI Junming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2]“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北京100084

出  处:《邯郸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85-90,共6页Journal of Handan University

摘  要:“参五”是特殊的文字组合。“参”可读“三”,“五”可读“伍”,“参”“五”可分别使用,亦可单独使用。参,参照、参验;也有多与反复的意思。“参”的检验对象或标准往往与三项事物对应,故冠以“三”字,且与“五”字有一定的分工。伍,相参伍也,指列类比较,比对的事项及标准也常常冠以“五”数。故“参”“五”分述时,虽然二者都有检验比对的意思,但“参(三)”侧重于关键要素,而“伍(五)”的意义更为广泛具体。“参五”组合强化其表达检验比对、综合处理的意义,且把它提到道的高度,史籍称之为“参伍之道”。它是全方位考察问题的综合手段,也是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涉及广泛的领域。

关 键 词:清华简 参五 检验考实 

分 类 号:K877.5[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825.5[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