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罗文捷 吴青[1] Luo Wenjie;Wu Qing
机构地区:[1]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
出 处:《民国档案》2025年第1期70-82,共13页Republican Archives
基 金:国家“十四五”文化重大工程项目“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港澳台侨卷”(SLHB-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全面抗战时期,香港学生赈济会(简称“学赈会”)通过组织募捐钱款、赈济难民、下乡宣传、支援前线、救助伤员、回国服务等多种活动,为祖国内地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1937至1941年间,学赈会救亡运动受多元力量与要素影响,尤其是中共的先行介入和影响推动,为其势起勃发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后国民党加强了对学赈会的渗透争夺,中共工作则出现了懈怠和偏差,再加上学生群体自身的缺陷弱点以及港英管制的逐步收紧,使得学赈会及其救亡运动出现渐变回落。香港地区沦陷前后,中共力量继续坚持在粤港地区组织开展救亡工作和武装斗争,引领青年学生实现了自身前途命运的转圜,而国民党却在港英打压和内斗中失去了对学生救亡运动的掌控。
关 键 词:香港学生赈济会 竞合发展 抗日救亡团体 抗日战争
分 类 号:D693.74[政治法律—政治学] K265[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