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夏仲卉 李辰天一 唐心浩 王映菲 高琳 李梓墨 田心语 赵一帆 朱垚[1] 张卫华[1] 吴骁
机构地区:[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3 [2]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研究会,江苏南京210008 [3]江汉大学,湖北武汉430056
出 处:《时珍国医国药》2025年第3期581-588,共8页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10452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200843);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配套经费项目(XPT82104523);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资助(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239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国中医药人教函[2023]85号)。
摘 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和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雄黄的配伍规律,总结分析其配伍减毒机制,为雄黄的安全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中医方剂大辞典》检索含有雄黄的方剂,数据挖掘分析雄黄的配伍规律。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高频药对配伍减毒机制。结果数据挖掘纳入标准的雄黄方剂共1288首,涉及药物939种。使用频次≥68的药物共有30味,其中出现频次较高的中药为朱砂、麝香、牛黄、甘草、全蝎、乳香、大黄等。雄黄肝肾毒性靶点主要为GSR、NOS2、NOS3、MAOA、MAOB等。甘草、人参、钩藤、大黄为雄黄高频配伍减毒药物,与雄黄肝肾毒性靶点取交集,筛选出甘草交集靶点14个,人参交集靶点35个,钩藤交集靶点24个,大黄交集靶点18个,涉及MAOA、MAOB、GSR、NOS1、TUBB等,关键信号通路主要包括一氧化氮代谢等过程。结论该研究阐明了雄黄的配伍规律和减毒机制,为雄黄的临床应用和配伍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