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汤文达 胡轩铭 TANG Wenda;HU Xuanming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江苏张家港215600 [2]南京市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00
出 处:《福建中医药》2024年第12期52-54,62,共4页Fuji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90427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3批面上资助(2023M733192)。
摘 要:目的观察电针天枢、腹结、上巨虚穴改善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8月于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后便秘患者65例,采用随机区组法分为假电针组32例和电针组33例,研究过程中假电针组脱落2例、电针组脱落3例,最终完成研究60例,假电针组和电针组各30例。假电针组采用假穴+假电针法,电针组给予电针治疗,穴取双侧天枢穴、腹结穴和上巨虚穴。2组均治疗28次,持续8周。比较2组治疗期间周平均完全自主排便次数(CSBMs)及治疗前后周平均自主排便次数(SBMs)、慢性便秘严重程度量表(CSS)评分、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PAC-SYM)评分、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与假电针组比较,电针组在第1至第8周的周CSBMs增加更大(P<0.05);自第2周起,2组每周CS⁃BMs的基线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周平均SBMs明显增加(P<0.05),CSS评分、PAC-SYM评分和PAC-QOL评分明显降低(P<0.05)。电针组治疗后周平均SBMs增加及CSS评分、PACSYM评分和PAC-QOL评分均比假电针组患者降低(P<0.05)结论电针天枢穴、腹结穴和上巨虚穴穴组可以显著增加脑卒中后便秘患者的自主排便次数,改善排便困难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分 类 号:R24[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6.2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