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巧若拙”:传统“天人观念”在2010年代以来北域乡土电影中的美学呈现  

作  者:付筱茵 包晗 

机构地区:[1]河北科技大学影视学院 [2]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

出  处:《视听理论与实践》2025年第2期52-57,共6页Audiovisual Theory and Practice

摘  要:我国北域乡土电影无论在文化品格、影像风格,还是叙事机理上都与南方乡土电影截然不同。本文以2010年代以来的一批北域乡土电影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它们体现出来的物我交感的“比”手法、形如散木的拙者形象、枯槁——望生的审美意蕴等美学特征,及其背后所蕴藏的我国传统的“大巧若拙”的“天人观念”,以期探索我国传统文化及美学在当代电影中的创新发展路径。

关 键 词:“大巧若拙” 北域乡土电影 “比” 拙者形象 枯槁——望生 

分 类 号:J90[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