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叶舒宪[1] Ye Shuxian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中国比较文学》2025年第1期254-259,共6页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China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学起源与中华文明基因形成研究”(编号:23&ZD276)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继《禳灾与记忆》(2016)、《文化大传统的文学人类学视野》(2019)、《古典文学的大传统视角》(2020)、《海外中国宝卷收藏与研究导论》(2023)等文学人类学理论研究著作之后,李永平教授又推出新作《禳灾与救劫:宝卷叙述的人类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23年,以下简称《禳灾与救劫》)。该著作分“禳灾救劫与天书传统”“禳灾叙述的神话观念与文类传统”“宝卷信仰中的禳灾叙述结构”“斋供、斋醮仪式与天时—人事禳灾”“禳灾与救劫:宝卷仪式叙述与神圣场域”“功德修炼与苦修救助:宣卷禳灾与社会秩序守阈”等六章。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笔者倡导文学的人类学研究,在文献实证与人类学理论阐释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推动了学界对“神话中国”等相关问题的新思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