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机制”与“民间审美”的交互——鲁西地区年画改造流变考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Propaganda Mechanism of the Anti-Japanese War”and“Folk Aesthetics”:A Study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New Year Pictures in the Luxi Reg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郑天一 Zheng Tianyi

机构地区:[1]聊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2]聊城大学黄河学研究院

出  处:《民间文化论坛》2025年第2期40-50,共11页Folk Culture Forum

基  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鲁西解放区民间艺术发展研究(1939—1949)”(项目编号:24DWYJ0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随着延安鲁艺木刻将救国版画带到冀鲁豫边区,鲁西地区年画的创作主题在中共抗日的引导下,由传统神鬼风俗开始转向革命斗争与现实生活。年画改造这一进程伴随着清末民初维新的思想因素,并于救亡图存的导火索下接续进化。从起初“旧瓶装新酒”的样式替换到新年画运动的推广,民间审美被提升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民间艺人更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面对国家意志的筛选与再造,改良后的年画不免出现共同感上的错位,抗日文艺宣传在民间的弥散效果难以衡量,年画改造过程亦呈现出动态变化的路径。基于鲁西地区民间年画发展的多阶段分析,可以更清楚地探究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民间文艺发展中存在的多元现象。

关 键 词:抗日机制 民间审美 鲁西地区 年画改造 

分 类 号:K890[历史地理—民俗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