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朱践耳交响合唱《忆秦娥·娄山关》和声语言的技法特征  

作  者:方可 刘畅 

机构地区:[1]浙江音乐学院作曲与指挥系

出  处:《音乐生活》2025年第2期79-85,共7页Music Life

基  金:2023年度浙江音乐学院研究生科研及艺术实践项目《朱践耳交响合唱〈英雄的诗篇——忆秦娥·娄山关〉和声技法研究》(YXKY2023002);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基于“腔词关系”理论的中国当代声乐创作研究》(21BD056)的研究成果。

摘  要:朱践耳先生是我国极具影响力的当代作曲家之一,他自幼学习作曲、钢琴,并于1955年被国家选派至苏联莫斯科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在苏联期间,朱践耳先后学习了民歌改编、艺术歌曲、钢琴曲、弦乐四重奏、无伴奏合唱以及交响乐的创作,大量吸收、借鉴了20世纪西方作曲技法,这些为他回国后的专业音乐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1959年,他以“长征”为核心主题,并选用脍炙人口的毛泽东诗词为唱词,构建了一部完整的交响合唱《英雄的诗篇》,《英雄的诗篇》首版为作曲家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就读期间创作。

关 键 词:专业音乐创作 无伴奏合唱 朱践耳 当代作曲家 交响合唱 和声语言 作曲系 技法特征 

分 类 号:J61[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