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时期大调曲子、板头曲录音活动考论  

作  者:王斐斐 

机构地区:[1]中国音乐学院,北京100101

出  处:《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89-101,112,共14页Journal of Tianjin Conservatory of Music

基  金:中国音乐学院2023年研究生培养科研资助项目“大调曲子的唱奏艺术研究”(20232013/002)阶段性成果。

摘  要:本文通过对“十七年”时期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大调曲子、板头曲录音活动的考证,梳理了曹东扶、王省吾、谢克宗等六人录音活动的具体过程,论述了早期大调曲子、板头曲录音的时代意义和审美价值。录音活动的开展,不仅存留了大调曲子和板头曲的早期样貌,而且发掘了曹东扶的音乐才能,使其被聘为中央音乐学院最早的古筝专业教师,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古筝演奏家,并最早将民间音乐的教学带入专业音乐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关 键 词:民间音乐录音 大调曲子 板头曲 曹东扶 

分 类 号:J607[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