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吕霞 郎俊凤 LYU Xia;LANG Junfeng
机构地区:[1]山东省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山东济南271100
出 处:《中国民间疗法》2025年第6期65-68,共4页China's Naturopathy
基 金:济南市第4批“薪火传承231工程”(济卫中医药发[2020]2号)。
摘 要:目的:探讨加味升降散联合针刺阙上穴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A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AT患儿随机分为西药组和联合组,每组45例。西药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加味升降散联合针刺阙上穴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5 d。比较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中医症状积分、血清学指标[中性粒细胞比例(NE%)、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免疫功能、咽痛程度[面部表情疼痛评估法(FPS-R)]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5.56%(43/45),高于西药组的80.00%(3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发热、扁桃体肿大、咽痛消失时间均较西药组短(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咽部疼痛、吞咽困难、喉核红肿、发热、口渴多饮、口臭、咳嗽、痰浓稠积分及血清学指标(NE%、WBC、CRP水平)、FPS-R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均低于西药组(P<0.05)。两组患儿IgG、IgA、IgM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均高于西药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6/45),高于西药组的6.67%(3/4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加味升降散联合针刺阙上穴治疗小儿AT,可有效控制炎症,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免疫功能,缩短其康复进程,且安全有效。
分 类 号:R272.6[医药卫生—中医儿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4.81.178